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> > 正文
中国民族医学 国之瑰宝
文/梁燕
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历史悠久、地域辽阔的国家,总人口124261.22万人。其中,汉族113738.61万人,占总人口的91.53%;55个少数民族共10449.07万人,占总人口的8.4%,居住在占全国总面积的55%-60%的天然生态环境中,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共18个。各个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、生活环境、宗教信仰、风土民情、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,在与自然灾害和疾病的长期斗争中,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,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民族民间医药学;同时,由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,使得这些民族医药不论在理论和临床应用上又相互渗透和交叉,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。中国的传统医学是由中医学、民族医药学和民间医学三部分组成。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,至今仍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当然代表;民族医学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;民间医学是指那些既无医学理论体系,又无民族文化背景的民间草医草药。
中医学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传统医学。从公元前5~2世纪《黄帝内经》成书算起,已有2500年的历史。由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,汉文化是中国社会的强势文化,因此中医学无疑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、中国传统医药的当然代表,拥有着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和历史地位。但是,中医学和民族医学既有共性又有区别,中医学不能涵盖各少数民族医学。就悠久历史传统和古典文化范畴而言,民族医学与中医学具有同一性,都统称为传统医药,都可以在《宪法》"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"的框架内合法存在和继承发展,并可以用一个共同的"中医政策"来处理相关的问题。但是,各种民族医学和中医学又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,拥有民族地区的药物资源和医疗技术,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色。它们不是中医学的分支,而是中医学的兄弟。
民族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汇集了各少数民族的医药文化精华,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,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。但由于各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,总体发展水平不一,致使其医药文化的发展程度亦各异,有的历史悠久,著作丰厚,自成体系;有的资源丰富,但没有文字,直到现在才用汉文对自己的医学理论和药物知识进行总结。经过几十年努力,至今已发掘整理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资料约35种,包括藏医学、蒙医学、维吾尔医学、傣医学、壮医学、苗医学、瑶医学、彝医学、土家族医学、侗医学、朝鲜医学、回回医学以及哈萨克、布依、哈尼、仡佬、羌、佤、景颇、水、怒等民族医学,其中,有独立民族医药体系的约占半数。特别是藏、蒙、维吾尔、傣四种民族医学,都建立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体系,有一批国家编制的专业队伍,被国家列为"四大民族医药"。
一、民族医学的种类、形成、分布及其特色
民族医学的形成过程、地区分布及用药种类等,虽各有特色,但其起源却离不开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、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传统医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,并通过吸收汉族等兄弟民族、以及其他国家的医学,丰富了自身医学的内容。由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、生产方式、生活条件和疾病状况等因素的不同,使得少数民族医药的地域性不仅仅表现在各民族独特的医学理论上,也表现在其治病种类和使用资源的地域性上。民族医学多利用本地的药物资源,因地制宜,治疗本地区、本民族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、地方病、疑难病,在当地的医疗、保健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分述如下:
藏医学
藏医学拥有2300多年的历史,是中国第二大民族医学体系,也是世界现存的理论和实践资料最丰富、原始形态保存最好的传统医学之一。主要流行于藏族聚居的地区,包括西藏、青海、四川、甘肃等省区;同时,在南亚的印度、尼泊尔等国,藏医也较为流行。藏医学是在广泛吸收、融合了中医药学、古印度医药和古阿拉伯医学的精华,逐步形成的以三因学说为理论核心,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,以七物质、三秽物及脏腑经络的生理、病理学说为基础,以整体观念、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一门理、法、方、药完备的独特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。三因学说:三因即"隆"(指气、风)、"赤巴"(指火)、"培根"(指涎液),是藏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。藏医学认为隆、赤巴、培根这三种要素是构成人体并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及能量基础。五源学说:所谓的五源即土、水、火、风、空,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世界万物。藏医学理论认为人体、疾病、药物都是由五源构成,并且内外五源合为一体。七物质:指七大精华物质包括饮食的精微(营养)、血液、肌肉、脂肪、骨、骨髓和精液。三秽物:指大便、小便和汗液。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;五源变化又影响着三大因素的平衡。藏医学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,其中《月王药诊》是目前世人能看到的最早的藏医学经典著作,成书于公元8世纪中叶,此书总结并丰富了早期藏医学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,对于古代藏医学体系的形成具有重大价值。《四部医典》对藏医学体系的形成影响最大、堪称藏医学理论体系的典基之作,成书于公元8世纪末,内容丰富广泛,集古代藏医学之大成。《晶珠本草》是一部集历代藏医本草学之大成、堪与《本草纲目》相比美的重要著作,成书于1743年,其收录的藏药民族特色和高原特色浓郁,是藏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药物学专著,也是我国的经典本草之一。藏医学在早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,受到中医学的巨大影响,因此其医疗体系中的整体观念、辨证论治、五脏六腑学说等内容与中医基本相同,藏医脉学亦与中医脉学大同小异,但其绝不仅仅是中医学的翻版,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它的独特性:
1、深厚的宗教背景使藏医药充满了神奇性
藏传佛教为藏医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。在藏医学发展早期乃至很长时期,其整个活动均是在寺庙中进行;很多宗教领袖既是藏医的推广者,又是藏医的学者,他们将传教与行医结合起来,有力地促进了藏医药的进步与发展;藏医药书籍被完善地保存在寺院,从而完整地流传保存下来;最早的医学院是在寺庙中建立,有一部分僧人专门学习和研究藏医学,这些藏僧无俗事烦扰,往往集毕生精力研究藏医药,精益求精,千锤百炼,使藏医药得到不断发展;藏药在寺中生产,出于宗教的虔诚,藏药用料精纯,并形成传统;藏医在施治之前,都要念经祷告,这除了宗教信仰外,还具有安神定志、清除杂念的作用,使得随后的治疗往往收到神效;藏药采集、炮制均有严格时间规定,还要念经、诵经,这些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也体现了藏医药与天文历算关系密切。
2、胚胎学是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关于以周为单位来描述人体胚胎发育是藏医的独创。藏医对人体胚胎发育的研究,在许多方面要早于外国学者。
3、藏医的解剖学应当跻身于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先进、最科学之列。
藏医由于民族丧葬习俗,对人体的构造有较具体和深入的了解,其解剖学在1200年以前就已形成系统的学说,是各种传统医学体系之中最先进的一种。藏医除了对人体内的器官有清楚形象地认识外,对身体的每一部位,每一个结构都有形象的比喻,甚至计数出全身的骨头、关节、韧带、毛发的数量。
4、"曼唐",即藏医挂图,既是藏医学独特的形象教具,又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,这在世界各国古代传统医学体系中是独一无二的。曼唐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公元8世纪,至17世纪中叶南方学派、北方学派医家均重视曼唐的绘制,于是出现风格不同、内容各异的曼唐。为了统一曼唐,1704年桑吉嘉措主持以《四部医典》注释本《蓝琉璃》内容为依据,绘制了整套藏医药学彩色挂图——《四部医典系列彩色挂图》,并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中的珍宝。全套挂图共计79幅,每幅图的大小比对开纸略大,质地是优质布料,并经过精心装裱。内容包括病因病理、诊断治疗、养生预防、经络穴位、药物等;画法上,借鉴了唐卡艺术,用色彩区别物体,构图丰富多变,以勾线、晕染等技巧,使得画面色彩鲜艳,画中人物栩栩如生。药物形象逼真,达到了可以按图鉴定实物的精确程度。当时,能编绘这样内容丰富、包罗齐全的大型医药彩色挂图,无论在国内国外,都是一种创举。
5、尿诊
尿诊在藏医所有的诊断方法中最具特色,除了对尿液标本的采集有严格要求外,还通过对热尿、温尿、凉尿3个阶段的尿液的颜色、气味、蒸汽、泡沫、浮皮、漂浮物和沉淀物等的观察,从尿液最细微的变化中查寻疾病的资料和信息,为正确分析诊断病症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。因此说藏医学对尿液诊察的细致及严格、认识的正确,是其他各种传统医学体系所不及的,是对人类医学的一大贡献。
6、藏药
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,除西藏自治区以外,还包括青海、四川、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。藏药种类仅次于中药,位于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首。青藏高原是藏药的主要产地,藏医所用药物的80%以上是就地取材,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,使得生长在那里的藏药材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、更高的药用价值与疗效。目前所收集的藏药中,植物药有2172种,动物药有214种,矿物药有50多种,其中高原特产藏药80种,在西藏临床常用藏药有304种。
7、疾病谱
藏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青藏高原,高寒缺氧,日照强烈,多风,气候多变。人们长期以游牧为主,肉食居多,燃料缺乏,高原病、高血压、中风、肺心病、风湿病、肝胆病、肠胃病比较多,藏医药对这些疾病的治疗经验相当丰富。
8、特色疗法
除药物治疗外,藏医还常使用灸法、催吐法、搽涂疗法、敷法等,尤其是药浴疗法独具特色。
蒙医学
蒙医学是我国四大少数民族医药之一,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。它融合了古希腊、印度、波斯医学及中医学、藏医学理论的精华,结合蒙古民族长期同恶劣环境斗争的经验,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草原医药体系,在我国民族药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其医学理论和方药与藏医学有许多相似之处。蒙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五元、五行学说及寒热(阴阳)学说的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为指导,用三根和七素三秽学说为中心的,人体—自然—社会的整体观来说明人体的生理、病理、诊断及防治等。
17~19世纪间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蒙医药学家,他们编撰了大量的蒙医药学著作,使蒙医药学日臻完善,奠定了现代蒙医药学的理论体系。较有影响的如伊希巴拉珠尔所著《四部甘露》,4罗布僧苏勒和木撰写的《脉诊概要》,占布拉道尔吉的专著《蒙药正典》等。19世纪初,古布拉通尔吉用藏文编著《本草图鉴》,收载蒙药879种,成为今天学习和研究蒙药的主要经典。蒙古族世称马背民族,他们生活在蒙古草原,逐水草而居,于是创造出许多适合北方地区自然环境、生活习俗特点的医疗方法和技术,如:放血疗法、拔罐穿刺法、马奶疗法、外伤疗法、针刺疗法、蒙古灸疗、蒙医正骨、震术等,并逐步认识使用动物、植物、矿物药物。尤其对于骨伤、脑震荡的治疗有很好的传统疗法。近几年对白血病、牛皮癣、甲亢等专科疾病的治疗亦有特色。现代蒙药发展较快,据统计,我国现有蒙药2230种。
维吾尔医学
维吾尔医学被列入我国"四大民族医药"之一,具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,既是中国医药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,也是伊斯兰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,采古阿拉伯、古希腊、古印度等西域诸多民族医药之所长,并受到中医药学的影响,形成了以四大物质学说为理论基础,气质学说、体液学说、器官学说、形神学说、元气力学说、素质学说、健康学说、疾病学说、诊断学说、治疗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系统的医学体系,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。维药的应用基本上在新疆自治区范围内。文献资料记载全区有维药1000多种,较常用的约450余种。维吾尔医药与我国汉族中医药,及古埃及、印度、古希腊、古罗马、阿拉伯、波斯等的医药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,因此,维药资源具有在北非、南欧(地中海)、亚热带及北温带分布的规律。新疆本地产资源合计150多种,占常用维药的30%;新疆以外我国产资源有180多种,占常用维药的40%;产于国外的资源有150多种,约占常用维药的30%。常用维药中,属于民族专用的约有30种。维药中习惯用芳香性药物,如麝香、龙涎香、海狸香、黛衣草、丁香、豆蔻和荜茇等;此外,还较习惯用性峻毒烈的药物,如马钱子、曼陀罗、天仙子、骆驼蓬等。1998年7月我国颁布了"卫生部药品标准(维吾尔药分册)",这部标准共收载维吾尔药202种,其中药材115种,成药87种。维吾尔医学在治疗地方病、心血管病、胃肠病、糖尿病、男科病、鼠疫、癌症和肿瘤、皮肤病等方面疗效显著。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院皮肤科,年门诊量达28000人次,其中白癫风占60%,总有效率96.6%。在维吾尔医学中,疗法不仅限于药物治疗,它还包括改善医疗环境疗法、精神疗法、药膳疗法、温泉疗法、太阳浴、沙疗、按摩、熏法和开刀等。
傣医学
傣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较发达的民族之一,人口百万余人,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南部和西部,地属热带、亚热带气候,大多居住在海拔一千米以下的平坝,有自己的文字,贝叶文化是傣族文化的象征。傣族医药学是我国"四大民族医药"之一,具有2900年的悠久历史,是贝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。其医学理论除了具有祖国医学的三大特点:整体观念、辨证论治和未病先治外,还吸收了大量古印度医学的成果,形成了"四塔五蕴"的理论体系,"四塔"即"土、水、火、风"4种构成自然界的物质,"五蕴"即"色、识、受、想、行"5种组成人体的重要因素。傣医学专著主要有《嘎牙山哈雅》(译为《人体解说》),是第一部傣族医学理论专著,成书于公元前924年,全书共分5集,阐述了人体生理解剖、人体受精与胚胎的形成、人和自然的生5存关系、人体的"五蕴"和"四塔"的平衡与胜衰等。《旦兰约雅当当》(译为《医药经典总汇》),是记载在贝叶经里的著名药书,书里记载着上千种药方,常用的药剂有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。《档哈雅龙》,是傣医药史料中最著名的一部综合性巨著,成书于1323年,该书内容十分丰富,除了论述"四塔五蕴"的医学理论、人和自然与疾病的关系、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处方,还记载了大量的膏摩方剂,该书的问世代表了傣医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。傣族祖居云南西双版纳,这里有丰富的药源。资料显示我国傣族药物有1200种。《西双版纳傣药志》收载了520种,其中最常用的有71种。傣医学利用是其特有的热带、亚热带地理气候环境所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天然动植物药材资源,创造了许多奇方良膏,不但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膏摩理论,而且还开展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诊疗方法,如采用睡药、熏蒸、按摩、洗药、刺药、坐药、拔罐、拖擦药、口功、药膳、茶酒等,治疗中风偏瘫、风湿病、皮肤病、妇科杂病、颈椎病、乳腺病、骨折外伤和烧烫伤等各种疑难杂病,疗效显著,取得很多经验。
壮医学
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,也是全世界人口超过千万的六十多个民族之一。壮族医药具有25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内涵,由于历史原因,长期得不到系统的发掘整理,尤其是得不到文字上的总结和归纳。但近20年来,经过全面系统的发掘整理,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。壮医学的阴阳为本、三气同步、脏腑气血骨肉、三道两路、毒虚致病学说和调气解毒补虚治疗原则的确定,表明壮医学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。作为壮医理论体系主要载体的《壮族医学史》、《中国壮医学》专著的出版,填补了壮医学的空白,是壮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。壮族主要集中于广西壮族自治区,已知的壮药资源达2000多种,常用的也有500多种。目前壮医还在使用的诊断方法有几十种之多,其中一部分内容与中医望、闻、问、切的内容是基本相同或相似的,另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独具特色的诊法,如壮医目诊、甲诊、腹诊、指诊等。
壮医除运用大量的民间秘方验方进行草药内服治疗外,尤以药线点灸疗法、药罐疗法、针挑疗法、火针疗法、头针疗法、经筋疗法、角吸疗法、陶针疗法、火针疗法、火功疗法、熨浴疗法、药佩疗法、刮痧、熏蒸、外敷等外治疗法见长。
壮医善治痧、瘴、盅、毒、风、火、湿诸病。尤其是药线点灸疗法在治疗面部痤疮、感冒、腮腺炎、小儿遗尿症、小儿厌食症、偏头痛、脑血管意外后遗症、风湿痹症、皮肤癣病、糖尿病并发症等病时,成绩显著。据不完全统计,广西百色地区民间壮医年门诊量相当于3个中等规模的县医院的年门诊量。
羌医学
羌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,居住在四川省境内岷江上游一带,茂县、汶川县、理县、松潘县、以及绵阳地区的北川县等地,人口约有50余万人,茂县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县。羌族有语言,没有文字,使羌族悠久历史不能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,尽管早在2世纪初,羌族人民就懂得用羚羊、鹿胎、麝香、鹿粪、鸡胆等大批动物药治病,但羌族医药没有专著、论述等书籍留于后人,只能在其它民族史料中有零星记载可供查阅。羌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挑刺、放血、打通杆、针灸、推拿、按摩、刮痧、拔火罐。羌医用药独具风格,组方多据个人经验,无统一标准及固定原则,善用单方、验方、秘方6治疗疾病。治疗疾病。
羌医使用药物种类较丰富,这是因为羌族居住区内盛产各类动、植、矿物药,在羌寨附近随处可采,价钱低廉。常用药物有1000余种。
彝医学
彝族医药是民族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。从公元初年到南诏彝族奴隶制度建立前,彝汉医药相互进行了交流。彝医使用的一些有效药物也被汉医所用,并且收进汉医的医书中,如名著《名医别录》。到了明代,《双柏彝医书》的问世,使彝医药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,此后又有许多专门综合的著作,使彝医形成了一定的医疗体系。彝医学理论不论是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,还是哎哺、五行、八卦、气血经络理论、病因病机、预防医学、诊断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,既有与中医学有相似之处,也有其独到之处。彝医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四川凉山。彝族地区产名贵药已有悠久历史,特别是凉山地区。著名的云南白药就是彝药。彝医对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、创伤、各种眼疾均有较好疗效。
苗医学
苗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主要民族之一,人口894万,居我国少数民族的第4位,仅次于壮、满、回三个民族。主要分布于贵州、湖南、云南、广西、重庆、湖北、四川等省、市区。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、勤劳勇敢的民族,长期生活在长江以南温带、亚热带气候湿润的山区,这些地方山峦叠嶂、河流纵横、气候温和、雨量充沛,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,历来是我国药材的主要产区,也使得苗族人民得天独厚地了解和掌握了许多植物知识和药用价值,成为了草药知识最丰富的民族之一,具有"百草皆药,人人会医"的特点。然而由于苗族无文字,对其医药的发展,历代文献记载甚少,经过近年的实际调查发现了苗族医学"纲、经、症、疾"的理论模式和"两纲"、"五经"、"三十六症、七十二疾"的疾病认识模式。苗医处方遣药灵活精炼、简要实用、多一方一药的特点,有"三千苗药,八百单方"之说;事实尚不止如此,苗药拥有的大量"简、便、廉、验"的单方、验方与秘方,在防治疑难病、常见病、慢性病、老年病等方面都有特殊疗效和绝招。除此之外,苗医尤擅长各种疗效独特的外治法,如熏蒸疗法、糖药针疗法(来源于狩猎用的弩箭)、挑筋疗法、佩带疗法、火罐疗法、药敷疗法、烧药火疗法、放血疗法等,对风湿、骨伤、骨髓炎、淋巴结核、癫痫、皮肤炭疽、胃炎、妇儿科疾病、虫咬蛇伤、皮肤肿疖、瘴岚秽浊等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。据目前不完全统计,常见苗药为2000种左右,最常用的约400种;有不少苗药己载于全国性或地方性民族医药等有关专著。
瑶医学
瑶族是一个迁徙频繁、散布广阔的民族,在桂、湘、粤、云、贵等省区130多个县的山区以及越南、老挝、泰国、法国、美国等国居住着700多万的瑶族人。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简单、实用、有效的防病、治病经验,但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,这些经验被主要以山歌的形式,口传心授、代代相传地完整保存下来,并保持着朴素、浓厚的民族特色。近年来,通过对瑶医药进行系统地整理,总结出瑶医有关人体、自然、与疾病的独特的理论体系:盈亏平衡理论、症同疾异论、三元和谐论、气一万化论、心肾生死论、鼻关总窍论、诸病入脉论、百体相寓论。瑶医诊断疾病,除了采用常见的望、闻、问、触外,还发展了甲诊、掌诊、舌诊、耳诊、7鼻诊、目诊、面诊等方法,并通过对患者大小便的色、质、气味的观察辨别疾病。在治疗方法上,除采用针刺、针挑、骨灸、蛋灸、麻灸、艾灸、拔火罐、按摩、刮痧等方法外,还应用特有的磨药疗法、杉刺疗法、火攻疗法、火油灯疗法、火堆疗法等治疗一些疑难杂病,常收到满意的疗效。瑶药单方及验方经过上百年的临床应用,多数疗效确凿而毒副作用小,在治疗肿瘤(例如肺癌、肝癌、胰腺癌)和红斑狼疮、乙肝、肺脓疡、癫痫、前列腺炎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坐骨神经痛、骨质增生、风湿性关节炎等均获得了良效。
广西瑶医用药达1392种。其中植物药1336种,隶属198种716属;动物药43种,隶属32科37属;矿物药4种,其他类9种。
朝鲜医学
朝鲜族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的文化基础上,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,结合本民族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。自古以来,朝鲜族与汉族有着长期友好的往来,文化的相互渗透源远流长,医学也在其中。在吸收和应用汉族传统医药知识的同时,朝鲜医家还结合本民族的固有文化,及他们在当地的医疗实践,以公元19世纪李济马所著的《东医寿世保元》为代表,提出了从理论到临床诊治都独具特点的"四象医学"学说,逐步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朝医学。
朝鲜民族用药,究其来源,大体有两大部分组成,一是引用中药(汉族药),一是发掘乡药。由于朝鲜医广泛吸收了中医药的知识,因此朝医引用了许多中药作为本民族防病治病的武器。如四象药物271种,全部引用了中药;《东医四象金匮秘方》收载的1297个方剂,《汉方医学指南》收载的1500多个方剂,《东医宝鉴》收载的15类,1400多种药材,《增补方药合编》收载的41类515种药材,基本都引用了中药。乡药有较长的历史,尤其是1949年以后,广泛开展了民族医药的发掘、整理、研究工作。如白花桔梗的根,炖鸡补虚,治妇女崩漏;万年蒿的全草,熬膏,治妇女冷病,保肝;独活的根,制米酒,治风湿病;棒子的雄花,制米酒,治肝腹水等。这类药占朝药的绝大部分。此外,很多民间药物,如紫花前胡的根,用于乌发,治疗腰痛;方解石的粉末,治一切外伤出血等。
回族医学
回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-伊斯兰医学"东西合璧"的产物。金元之际,回族医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,涌现出与回族药物有关的、集阿拉伯医药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为一体、具有中国回族特色的医药大型综合性医著《回回药方》等专著。从《回回药方》中所载方剂来看,在药物剂型的运用方面,既有中国式的丸、散、膏、汤,又保存有阿拉伯式的芳香挥发药、滴鼻剂、露酒剂、油剂、糖浆剂等。
回族医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,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间疗法。回族民间偏方验方有个重要的特点,就是"药食同疗"、"寓药于食",这与回人善烹调、喜精作食品有一定关系。如用麻油调入芒硝内服治疗便秘、食道炎、早期食道癌等,有通闭散结的作用,等等。